基多舊城區

基多老城

類別 厄瓜多、南美洲
厄瓜多南美洲

海拔2,850公尺,被南美安第斯高原環抱的厄瓜多首都基多。它的舊城區被譽為「全球保存狀態最佳的殖民時期城市」,於1978年成為世界上首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的文化遺產。在這座被稱為與天空距離最近的世界遺產城市中,您將踏上一次宛若時光凍結般,欣賞美麗景觀及豐富歷史文化之旅。


金光閃閃的教堂群~南美巴洛克建築的珍寶

基多舊城區最大的魅力在於16至17世紀興建的壯麗教堂建築。其中被譽為「南美寶石」的「拉·孔帕尼亞教堂」更是必看之處。內部裝飾上綴滿超過7噸的黃金,當你踏入其中,定會被那耀眼的光芒驚嘆得語無倫次。複雜的浮雕與金箔裝飾的祭壇傳承了西班牙殖民時期的榮華奢侈。

聖弗朗西斯科教堂及其廣場也不容錯過。這裡可以欣賞到融合了安第斯原住民文化與歐洲風格而形成的獨特藝術風格—所謂的「基多派」。天使和聖人的雕像巧妙地融入了原住民的面貌與傳統圖騰。每天傍晚,本地居民聚集喂鴿子的情景令人會心一笑。


令人屏息的全景觀~仿佛浮於空中的都市絕景

若要一覽被稱作「世界的中心」的基多風景,便請登上埃爾·帕內西霍丘。此處豎立著45公尺高的「世界中心聖母」雕像,作為基多的守護女神守望著城市。從這個觀景台可以360度全景欣賞基多被群山環抱的風貌,尤其在夕陽西下之際,斑駁老城的紅棕色屋頂與白牆在夕陽下交織出如夢似幻的景緻。


令人迷失其中的石板小徑

舊城區的魅力不僅在於那些著名建築,更在於可以悠然漫步於連綿不斷、色彩繽紛的殖民地風格建築所構成的狹窄石板小路。「拉·隆達大道」是舊城區最古老的街道,曾吸引詩人和藝術家匯聚一堂。如今,這裡滿布藝術家工作室、手工藝品店和傳統餐廳,夜幕降臨後更有現場音樂和當地居民歡笑聲構成的熱鬧景象。


活生生的歷史舞台~獨立廣場(普拉查·格蘭德)

位於舊城中心的獨立廣場,是凝聚基多歷史的所在。廣場周圍林立著總統府、大教堂、市政廳等重要建築,中央還豎立著讚頌獨立英雄的紀念碑。每逢星期一早晨,總統府會舉行衛兵交接儀式,身著彩色制服的儀仗兵以其莊嚴儀式吸引眾多遊客。


以味蕾品嘗文化體驗~基多傳統美食

在舊城區漫步之餘,務必品嘗當地風味。在被稱為「羅科羅」的市集,除了享受新鮮水果與蔬菜,還有機會嚐到厄瓜多傳統美食。特別是「羅科德帕帕」(起司與牛油果馬鈴薯湯)以及「恩帕納達·德比恩托」(蓬鬆酥脆的油炸麵包),都是能舒緩旅途疲憊的絕品。

像「咖啡·普拉查·格蘭德」這樣由歷史建築改造而成的咖啡館,供應以高品質厄瓜多產巧克力製成的濃郁熱巧克力及傳統點心。透過窗戶眺望獨立廣場的美景,將成為旅途中的美好回憶。


實用資訊:舊城區漫步指南

基多舊城區坡道眾多,由於高海拔氧氣稀薄,建議您慢慢悠遊。此外,遊覽主要景點時可搭乘便捷的無軌電車「埃爾·森蒂內拉」。治安方面,白天相對安全,但請注意保管貴重物品,夜間則盡量避免單獨外出。

許多教堂和博物館的門票僅需幾美元,且多在週一休館,請注意。此外,多個景點提供英語導覽服務,有助於您了解豐富的歷史背景。


最後話

基多舊城區不僅僅是一群歷史建築的集合,而是一份跨越時光流傳下來的活生生文化遺產。殖民建築的風華、安第斯壯麗的大自然以及與熱情民眾的相遇——在這個特別的地方,何不編織屬於您獨一無二的南美回憶?


基本訊息

營業時間 休息日 費用
沒有任何 沒有任何 自由的

地圖

其他景點

  • 拉·聖蒂西瑪·特立尼達·德·巴拉那

    巴拉圭南美洲

    拉·聖蒂西瑪·特立尼達·德·巴拉那(La Santísima Trinidad de Paraná)是位於巴拉圭的17世紀耶穌會傳教站遺址之一,作為南美洲重要的歷史與文化遺產,具有極高的價值。199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作為象徵耶穌會傳教活動與原住民文化融合的遺址群,吸引了眾多遊客與研究者。在此,我們將詳細介紹其歷史背景、遺址結構、文化意義以及觀光魅力。



    1. 歷史背景與建設經過

    17世紀初期,歐洲的天主教會積極展開在新大陸的傳教活動,特別是耶穌會在南美各地推動對原住民的基督教教育。在巴拉圭南部、阿根廷和巴西邊境一帶,居住著原住民瓜拉尼族,耶穌會為了與他們共生,建立了多個傳教站(Reduction)。

    拉·聖蒂西瑪·特立尼達·德·巴拉那 該傳教站於1712年開始建設,據說在最盛時期有約三千名原住民居住。傳教站以農業、畜牧和手工藝等共同生活為核心,不僅進行宗教教育,也實施社會自治。根據耶穌會的設計理念,以教堂為中心,周圍配置了學校、住宅、廣場和工坊。



    2. 遺址結構與建築特色

    拉·聖蒂西瑪·特立尼達遺址至今仍保留著壯觀的石造建築,其規模與保存狀況在南美的耶穌會遺址群中尤為突出。

    ■ 教堂

    位於傳教站中心的大教堂採用華麗的巴洛克風格建造,高聳的石造立面上雕刻精美。教堂內部的祭壇和講道壇保存完好,可見其曾是宗教儀式的核心場所。

    ■ 住宅及公共設施

    教堂周圍分布著原住民的住宅、學校和工坊,形成生活與宗教活動融為一體的空間。住宅有石造和木造兩種,從考古調查中也發現了居民的生活方式與手工藝的痕跡。

    ■ 方形

    中央廣場作為居民集會和慶典的場所,如今仍保留著寬廣的空間,可以想像當時許多日常生活場景都在此展開。



    3. 文化意義與歷史角色

    拉·聖蒂西瑪·特立尼達·德·巴拉那不僅是耶穌會宗教傳教的據點,更是原住民文化與歐洲文化融合的「共生社會」實驗場,這一點尤為重要。耶穌會的教育理念與瓜拉尼族的傳統相結合,推動了獨特社會結構、藝術與語言的保存。

    此外,這些傳教站在當時的殖民政策中也是重要的社會與經濟據點,有助於保護原住民、管理勞動,並促進地區穩定。進入19世紀後,隨著耶穌會的解散及政治動盪,傳教站逐漸衰落,如今以遺址形式傳承其歷史。



    4. 觀光魅力與當地體驗

    目前,拉·聖蒂西瑪·特立尼達·德·巴拉那已被規劃為巴拉圭著名的觀光景點,吸引眾多遊客前來探索歷史、了解文化。

    ■ 遺址之旅

    在導覽團中,您可以詳細了解遺跡的結構、歷史背景,以及耶穌會與瓜拉尼族之間的關係。現場還展示了雕刻的細節和生活用品,讓訪客能夠具體想像當時的生活情景。

    ■ 文化活動

    當地有時會舉辦傳統音樂、舞蹈和祭典,讓訪客能夠體驗原住民文化的一部分。還有手工藝品市集,可以購買當地工藝家製作的織品和木製品等。

    ■ 自然環境

    傳教所所在的巴拉那河周邊自然資源豐富,適合賞鳥和自然散步。在這個歷史遺跡與豐富自然和諧共存的空間裡,也能悠閒地度過美好時光,這正是其魅力所在。



    5. 交通與周邊資訊

    拉・聖蒂西瑪・特立尼達距離巴拉圭主要城市亞松森約四小時車程。附近還分布著其他耶穌會遺跡群(如聖荷西·德·坎迪亞斯等),因此作為遺跡巡禮的路線也很受歡迎。

    周邊雖然設施簡樸,但也有住宿和餐廳,可以享受當地料理與熱情好客。造訪時請尊重當地文化,並注意保護遺跡。



    概括

    拉・聖蒂西瑪・特立尼達・德・巴拉那是耶穌會宗教使命與原住民瓜拉尼族文化交織的歷史遺跡,也是理解南美殖民時代不可或缺的場所。其保存良好且壯麗的石造建築,讓來訪者深受感動,並能感受到文化與歷史層層交織的戲劇性。

    造訪這片土地,不僅僅是單純的觀光, 學習過去文化交流與共生的方式,並從中獲得對未來的寶貴啟示 也將成為一次難得的體驗。造訪巴拉圭時,請務必參觀這處歷史遺產,親身感受南美多元文化的一角。

    了解更多

  • 聖露西亞山

    智利南美洲

    聖塔露西亞山(Cerro Santa Lucía)位於智利首都聖地牙哥市中心,是市民與遊客的休憩場所,同時也是象徵智利歷史的重要觀光景點。這座小山丘雖處於都市喧囂之中,卻能享受自然、文化與壯麗景觀,是首都觀光的經典路線之一。以下將以約2000字,詳細介紹聖塔露西亞山的歷史、建築亮點、自然風光及交通資訊等。



    1.歷史背景

    聖塔露西亞山是一座約70公尺高的小丘,原本由原住民族馬普切人稱為「烏埃倫(Huelén)」 所稱。在這裡,西班牙征服者 佩德羅·德·瓦爾迪維亞 於1540年抵達。他從這座山丘上觀察周圍地形,隔年就在山腳下建立了今日的聖地牙哥市。換句話說,這座山丘 也可說是聖地牙哥市誕生的發源地,是極為重要的歷史場所。

    1872年,時任市長本哈明·比庫尼亞·馬肯納(Benjamín Vicuña Mackenna)推動都市改造計畫,開始全面整修這座山丘。過去的軍事據點和岩石地帶,搖身一變成為歐式花園、噴泉、展望台和雕像等美麗公園。如今聖塔露西亞山上多數建築結構,都是那個時期整建的。



    2. 觀光與建築之美

    聖塔露西亞山雖然海拔不高,但從山頂上 聖地牙哥市區與安地斯山脈 作為能夠一覽無遺的絕佳觀景點而廣受歡迎。此外,整座山丘彷彿迷宮般,由階梯、步道、露台、大門與雕像構成,充滿了探索的樂趣。

    ■ 海神噴泉(Fuente de Neptuno)

    這座噴泉是山丘腳下最著名的地標之一。壯麗的巴洛克式建築,閃耀著金色光芒的海神雕像令人印象深刻。這裡也是非常受歡迎的拍照景點,吸引許多遊客駐足。

    ■ 伊達戈城堡(Castillo Hidalgo)

    在山丘頂部附近,建有於1816年的 伊達爾戈城堡 。原本是西班牙殖民時期的要塞,如今則作為活動會場與文化設施使用,厚重的石造外觀與綠意盎然的景致形成美麗的對比。

    ■ 觀景台(Mirador)

    從山丘最頂端的觀景台,在晴朗的日子裡可以360度全景俯瞰聖地牙哥市容,遠方則展現壯麗的安地斯山脈。特別推薦清晨與傍晚時分,拍照效果極佳。



    3. 大自然與植物的魅力

    有許多 植物和花卉 經過細心維護與栽種,四季展現出不同的風貌。特別是春天,各色花卉盛開,是在大自然中放鬆身心的最佳時機。

    此外,山丘的石造結構與植栽相互融合,展現出如同歐洲古堡公園般的美麗景致。無論是在長椅上閱讀,還是靜靜散步,都能讓人心靈沉澱。



    4. 當地居民與觀光客的交流空間

    聖露西亞山丘不僅僅是觀光景點,也是當地居民的休憩場所。從學生、情侶到長者,各個年齡層的人們都會來此散步、閱讀、用餐,享受屬於自己的時光。

    另外,在假日 藝術市集與手工藝市 有時也會舉辦活動,讓人有機會接觸智利文化與在地藝術。有時還會有現場音樂演出或舞蹈表演,整座山丘成為文化的發信地。



    (特別活動時可能收費)。

    聖露西亞山丘位於聖地牙哥市中心,交通非常便利。

    • 捷運 :從聖地牙哥地鐵1號線的**「Santa Lucía站」**步行即可抵達。

    • 入場費 : 入場費 自由的 (特別活動期間可能需收費)。

    • 營業時間 : 通常 上午 9:00 至下午 7:00 (依季節有所變動)。

    由於登山丘時有許多階梯,建議穿著好走的鞋子。此外,天氣炎熱時別忘了攜帶帽子與水分。



    概括

    聖露西亞山 位於聖地牙哥市中心,卻能同時享受豐富的自然、藝術建築、歷史背景與美麗景觀,是極為珍貴的觀光景點。來到這裡,您會親身感受到智利首都不僅僅是現代都市,更蘊含著深厚的歷史與文化底蘊。

    來聖地牙哥旅遊時,這座山丘絕對值得一訪。如果時間充裕,建議在清晨的寧靜、白天的熱鬧、黃昏的浪漫景色中, 值得在不同時段多次造訪的地方 。在這座能讓身心慢慢放鬆的山丘,盡情體驗智利的魅力吧。

    了解更多

  • 大理石大教堂

    智利南美洲

    大理石洞窟(Marble Caves)是位於南美洲智利巴塔哥尼亞地區的夢幻自然藝術傑作,正式名稱也被稱為「大理石大教堂(Catedral de Mármol)」。這些由大理石構成的洞窟群,經過數千年來水與風的侵蝕雕琢而成,湖水的藍色與大理石的白色交織出美麗的紋理。作為智利首屈一指的秘境,這裡成為全球自然愛好者與攝影師嚮往的聖地。

    以下將詳細介紹大理石洞窟的魅力,包括其形成過程、地點、看點以及交通方式等相關資訊。



    1. 什麼是大理石洞窟?

    大理石洞窟位於智利南部的將軍卡雷拉湖(Lago General Carrera)湖畔。這座湖橫跨智利與阿根廷,在阿根廷一側則被稱為「布宜諾斯艾利斯湖」。大理石洞窟位於智利這一側的南方公路(Carretera Austral)沿線, 小鎮沿線 鄰近普埃托·里奧·特蘭基洛(Puerto Río Tranquilo)。

    這個洞窟群主要分為三個區域:「大理石禮拜堂(Capilla de Mármol)」、「大理石大教堂(Catedral de Mármol)」以及「大理石洞窟(Cueva de Mármol)」,每一處都擁有獨特的形狀與美感。



    2. 形成過程與自然奇蹟

    大理石洞窟大約是在 6000萬年前 時期形成的大理石岩層,經過數千年水流的侵蝕,逐漸雕塑出如今複雜且美麗的形狀。來自冰河的融雪水緩慢侵蝕含鈣的大理石,於此過程中產生了流暢的曲線,以及如同天花板與柱子的結構。

    湖水的顏色會隨著季節、天氣與光線的變化而有很大不同。晴天時閃耀著祖母綠綠色或鈷藍色,陰天或傍晚時則轉為更深的藍色或銀色。這種 光線與石頭的對比 正是營造出如同天然大教堂般的莊嚴與美麗。



    3. 旅遊景點

    對於尋求更活躍體驗的人來說,

    前往大理石洞窟的交通方式基本上是 4. 交通方式與旅遊注意事項 。一般來說,會參加從普埃托·里奧·特蘭基洛出發的導覽團,所需時間約為1至2小時。沿著湖面滑行時,可以近距離觀察岩石的紋理與湖水的透明度。

    ■ 皮划艇體驗

    對於想要更具動感體驗的人來說, 皮划艇之旅 則非常受歡迎。親自進入洞窟,在寧靜的水面上被大理石空間包圍的感覺,令人難以用言語形容。從貼近水面的視角欣賞洞窟,彷彿置身於異世界般的夢幻氛圍。

    ■ 季節變化

    根據造訪的季節,湖水的水位與光線的進入角度會有所不同,所見的紋理與色彩也會隨之變化。特別推薦在**春季至夏季(11月至3月)**的乾季前往,這段期間晴天較多,湖水清澈且平靜。



    4. 交通方式與旅行注意事項

    大理石洞窟雖然極為美麗, 不易接近 因此需要有計劃地安排行程。

    ■ 從聖地牙哥出發的路線

    • 航空路線 :從首都聖地牙哥搭乘飛機前往智利南部的巴爾馬塞達(Balmaceda),約需2.5小時。

    • 陸路 :從巴爾馬塞達可租車或搭乘巴士,沿南方公路行駛約5至6小時,抵達普埃托·里奧·特蘭基洛。

    這條路線風景優美,沿途可欣賞到冰河、湖泊與群山等壯麗的巴塔哥尼亞景色。部分路段為未鋪裝道路, 四輪驅動 建議。



    5. 觀光價值與環境保護

    對於造訪大理石洞窟的人來說, 一生難得一見的美景 可以說是這樣的地方,但其自然環境極為脆弱。隨著觀光客的增加,因動力船造成的水質污染以及對岩石表面的損害令人擔憂。

    因此,智利政府及當地團體, 可持續旅遊 正加強對旅遊公司認證及導遊培訓等措施。訪客也被要求遵守不觸碰、不亂丟垃圾、安靜欣賞等禮儀,以保護自然環境。



    概括

    大理石洞穴是智利自然孕育出的奇蹟。湛藍閃耀的湖水與光滑如雕刻般的大理石洞窟,正是 如果有機會造訪智利,大理石洞窟絕對是您應該前往的秘境之一。其美麗是照片或影像無法傳達的, 本身。儘管交通不便,每年仍有眾多遊客為了追尋其神秘的美麗而來到此地。

    造訪這個地方,意義遠超過單純的觀光。那是, 親身感受大自然力量與時間壯闊的體驗 也是在遠離文明的地方,靜靜與自己對話的寶貴時光。

    如果有機會前往智利旅行,大理石洞穴絕對是必訪的秘境之一。它的美麗絕非照片或影像所能完全傳達, 唯有親眼所見、親身感受,才能真正體會 那裡有一種情感。

    了解更多

  • 武器廣場

    智利南美洲

    武器廣場(Plaza de Armas)位於智利首都聖地牙哥的歷史中心,是在該國政治、宗教與文化發展中扮演極為重要角色的觀光景點。自西班牙殖民時代至今,這座廣場一直見證著智利社會的變遷,如今不僅是市民休憩的場所,也是遊客必訪的景點。

    以下將以約兩千字,詳細介紹「武器廣場」的歷史、周邊建築、文化價值及作為觀光景點的魅力。



    1.歷史背景

    武器廣場於1541年由西班牙征服者 佩德羅·德·瓦爾迪維亞 建立聖地牙哥市時,規劃為城市的中心。根據當時西班牙的城市設計法,通常會在城鎮中央設置「武器廣場(Plaza de Armas)」,作為行政、宗教與軍事的核心。

    聖地牙哥的武器廣場也遵循此例,周圍建有總督府、大教堂、法院等主要設施,成為政治、宗教與商業的中心。在殖民時代,這裡還舉辦市場、慶典、軍事遊行,甚至公開處刑,堪稱「城市的心臟」。



    2. 現今的武器廣場

    現今的武器廣場是一座規劃完善、棕櫚樹成排、氣氛寧靜的公園,成為市民與遊客熱鬧的休憩場所。廣場設有噴泉、長椅、雕塑及街頭藝人,來訪者可在這個歷史與現代交融的空間中度過各自的時光。

    在中心 佩德羅·德·巴爾迪維亞雕像 被建造,作為城市創建者至今仍守護著這裡。



    3. 周邊主要建築與看點

    武器廣場周邊聚集了許多見證聖地牙哥歷史的重要建築,觀光價值極高。

    ■ 聖地牙哥大教堂(Catedral Metropolitana de Santiago)

    這座位於廣場西側的天主教教堂自18世紀開始建造,外觀融合了巴洛克與新古典主義風格,極為壯麗。內部有美麗的彩繪玻璃、鍍金祭壇及歷代大主教的墓所,寧靜的氛圍令人感動。

    ■ 中央郵局(Correo Central)

    這棟位於大教堂旁的建築,原本是殖民時期總督官邸的所在地,於19世紀以法式華麗的建築風格重建。如今,這裡同時作為郵局使用,並設有郵政博物館。

    ■ 國立歷史博物館(Museo Histórico Nacional)

    這座位於廣場北側的博物館,展示了從智利獨立運動到現代的歷史,是了解智利政治、社會與文化變遷的最佳場所。該建築曾是西班牙總督府,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

    ■ 阿馬斯廣場地鐵站(Estación Plaza de Armas)

    聖地牙哥地鐵5號線經過此地,對觀光客來說交通便利,是重要的交通樞紐。



    4. 文化與活動的發信地

    阿馬斯廣場至今仍然是市民文化的發信地。週末時,當地藝術家、音樂家與表演者會在廣場活動,繪畫、攝影和手工藝品的現場販售也十分熱鬧。

    此外,在獨立紀念日、聖誕節、復活節等節慶時,廣場會舉辦遊行、宗教儀式及燈飾活動,整個城市都沉浸在慶祝的氛圍中。

    廣場周邊有許多咖啡館和餐廳,您可以在街頭悠閒漫步後,品嚐當地美食。特別受歡迎的有傳統智利料理「Empanada」和「Cazuela」等。



    5. 作為觀光樞紐的角色

    阿馬斯廣場位於聖地牙哥舊城區的中心,步行範圍內有許多觀光景點。建議可與下列地點組合安排行程:

    • 聖塔露西亞山丘(Cerro Santa Lucía) :可俯瞰市區的觀景點。

    • 拉莫內達宮(Palacio de La Moneda) :智利總統府,也是國家行政中心。

    • 加布里埃拉·米斯特拉爾文化中心(GAM) :現代文化與藝術的發信據點。

    作為前往這些觀光名勝的起點,阿馬斯廣場成為許多旅客啟程的第一站。



    概括

    阿馬斯廣場不僅僅是一座城市廣場, 智利這個國家的歷史、文化、宗教與政治的交匯點 更是極具象徵意義的存在。自西班牙殖民時代以來的歷史厚重感,與現今作為活躍公共空間的熱鬧氛圍並存,成為過去與現在和諧交融、吸引眾多人的場所。

    來到聖地牙哥,首先漫步於這座廣場,便能踏出認識智利文化與精神的第一步。阿馬斯廣場正是 聖地牙哥的心臟 如此的地方,感受其脈動,您的旅程將更加深刻。

    了解更多

  • 奇洛埃島教堂

    智利南美洲

    奇洛埃教堂群(Churches of Chiloé)是分布於南美智利奇洛埃群島上的獨特木造教堂群,展現了世界罕見的建築風格與文化融合,是極為珍貴的遺產。因其美麗與歷史意義,於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這些教堂象徵著自16世紀以來西班牙天主教傳教活動、原住民族文化,以及當地獨特自然環境的完美融合。

    以下將詳細介紹「奇洛埃教堂群」的歷史、建築特色、文化意義與觀光魅力。



    1. 奇洛埃群島是什麼?

    奇洛埃教堂群絕大多數是

    ,同時兼具耐久性和美感。特別是以下建築特色備受矚目: 威利切人 完全使用當地木材建造的木造建築



    教堂主要使用**Alerce(類似阿拉斯加柏樹的針葉樹)

    Coihue(南美產的闊葉樹)**等奇洛埃島上自生的木材建造。為了適應潮濕的氣候,建築工藝精湛,許多教堂至今已存在超過100年。 奇洛埃的教堂建築雖然受到歐洲巴洛克和哥德式風格的影響,但也與當地傳統和技術相融合。這種風格被稱為「奇洛埃風格(Estilo Chilote)」,被評價為極為獨特的全球風格。 ■ 西班牙與原住民文化的融合

    ■ 巧妙運用木材

    ■ 色彩豐富的立面 或者 許多教堂的外牆塗有鮮豔的色彩,藍色、紅色、黃色等柔和的色彩與綠意盎然的島嶼風景形成美麗的對比。這種多彩的外觀也是吸引遊客的要素之一。

    3. 被登錄為聯合國世界遺產的16座教堂

    目前被列為世界遺產的包括以下

    Aldachildo

    Castro



    Chonchi

    Ichuac 16座教堂 是:

    1. 阿喬

    2. Nercón

    3. Quinchao

    4. San Juan

    5. 迪蒂夫

    6. Tenaún

    7. Vilupulli

    8. Chaulinec

    9. 日蘭

    10. Chelín

    11. 這些教堂建於17世紀至20世紀初,許多是由當地木匠手工建造。至今仍舉行天主教彌撒,是根植於當地信仰和生活的存在。

    12. 4. 與當地社區的深厚關係

    13. 奇洛埃教堂群不僅是宗教場所,更是

    14. 科羅內爾 (科羅拉多州)

    15. 切萊

    16. 。婚禮、洗禮、豐收節、守護聖人慶典等島民的許多生活儀式都以此教堂為舞台。

    此外,教堂的維護和修復由當地居民負責,「Maestro Mayor」稱號的熟練木匠至今仍傳承著傳統建築技術。這種文化傳承方式也獲得了聯合國的高度評價。



    對於遊客而言,奇洛埃教堂群是能同時體驗「建築」、「歷史」、「文化」、「風景」的地方。其中特別受歡迎的有:

    :位於島嶼中心城市,是代表性的教堂,具有新哥德式風格和多彩的外觀。 該地區的文化中心 卡斯特羅聖方濟各教堂

    :是最古老的教堂之一,作為1750年以前建造的現存木造教堂而備受關注。



    5.旅遊景點

    :擁有三座塔樓的獨特外觀令人印象深刻,是熱門的拍照景點。

    • 漢伯斯通與聖塔勞拉硝石工廠群 參訪奇洛埃時,通常會租車、搭乘巴士或參加導覽行程來參觀這些教堂。結合豐富的自然景觀,這將是一趟體驗樸實而深邃的奇洛埃文化的旅程。

    • 阿查奧教堂 漢伯斯通與聖塔勞拉硝石工廠(Humberstone and Santa Laura Saltpeter Works)是位於智利北部阿塔卡馬沙漠的歷史性工業遺產。在19世紀至20世紀初,作為支撐全球農業的天然硝石(硝酸鈉)精煉工廠,在南美經濟和勞工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如今,其遺址得到保存,並被登錄為

    • 特瑙教堂 ,以「沙漠中的鬼城」吸引著全球遊客。

    造訪奇洛埃時,通常會選擇租車、自行搭乘巴士,或參加導覽團來巡遊這些教堂。結合豐富的自然景觀,這將會是一場體驗質樸卻深具內涵的奇洛埃文化之旅。

    了解更多

  • 亨伯斯通與聖塔勞拉硝石工廠群

    智利南美洲

    亨伯斯通與聖塔勞拉硝石工廠(Humberstone and Santa Laura Saltpeter Works)位於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馬沙漠,是具有歷史意義的產業遺產。作為19世紀至20世紀初支撐全球農業的天然硝石(硝酸鈉)精煉工廠,這裡在南美的經濟與勞動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如今,這些遺跡已被保存下來,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 並被登錄在名冊上,作為「沙漠中的鬼城」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



    一、背景與歷史意義

    從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前半,硝酸鈉作為肥料和火藥的原料,在全球需求大增。阿塔卡馬沙漠地區蘊藏著豐富的天然硝石礦床,智利藉由出口這項資源,迎來了支撐國家財政的「硝石熱潮(Salitre boom)」。

    這一時期建造的代表性精煉工廠,就是**亨伯斯通工廠(Humberstone) 以及聖塔勞拉工廠(Santa Laura)**。這兩座設施由英國企業家創立,最鼎盛時期有數千名工人在此生活,並形成了獨特的社區。

    然而進入20世紀後,隨著人造肥料(哈柏-博施法)的發明,天然硝石的需求急劇下降。兩座工廠也逐漸衰落,最終被廢棄。即便如此,這裡作為「硝石時代」繁榮與衰落,以及勞工運動的舞台,仍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2. 工廠和城鎮遺址

    現在的翁貝爾斯頓(Humberstone)和聖塔勞拉(Santa Laura)保留了許多風化的建築物和基礎設施。它們是當時礦業城鎮結構的珍貴見證。

    ● 翁貝爾斯頓(Humberstone)

    翁貝爾斯頓不僅僅是一個工廠,它被設計成一個完整的「企業城鎮」,並設有以下設施:

    • 劇院 :一座木造的正規劇院,曾舉辦電影放映和音樂會。至今仍可參觀內部。

    • 學校 :工人子女就讀的學校。當時的教室和教材在此展出。

    • 水池 :利用船隻的鋼板建造的戶外游泳池至今仍保留著,是乾燥地區寶貴的娛樂設施。

    • 住宅 :可以看到工人宿舍和管理人員住宅等階級結構。

    • 市集、醫院、教堂 等,可以看出當時存在著一個具有城市功能的完整社區。

    ● 聖塔勞拉(Santa Laura)

    聖塔勞拉的工業色彩更為濃厚,至今仍保留著巨大的 硝石精煉廠結構

    • 煉油設施 :塔狀建築、輸送帶和蒸汽鍋爐等裸露保存,展現了工業遺產的魄力。

    • 機械設備 :匯集了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工業技術精華,可以了解當時硝石精煉的流程。



    3. 工人和社會運動的舞台

    在兩家工廠,在嚴酷的勞動環境中生活的工人曾發起過 勞工運動和罷工 。智利勞動法的制定和工人權利意識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這些硝石工廠經驗的影響。

    翁貝爾斯頓也以工人形成社區、互助和文化活動而聞名。劇院、學校和體育比賽等活動盛行,它不僅僅是勞動場所,更是一個充滿生活和文化的「城鎮」。

    包含這樣的社會背景,翁貝爾斯頓和聖塔勞拉不僅是產業遺產,更具有 人類活動、技術、經濟的興衰交織的歷史縮影 的價值。



    4. 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的意義與保存活動

    2005年,翁貝爾斯頓和聖塔勞拉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登錄理由包括以下幾點:

    • 作為天然硝石國際貿易中心地的歷史重要性

    • 作為傳達工人社區生活的文化遺產價值

    • 作為工業遺產的建築和機械設備的保存狀況

    然而,儘管位於乾燥地帶,建築物的老化和風化仍在持續,一度被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之後,在政府和非政府組織的合作下進行了修復和保護工作,目前仍為遊客提供一個能夠接觸歷史的參觀環境。



    5.旅遊景點

    遊客現在可以自由參觀兩處設施,並通過資訊中心、導覽團和展覽資料了解當時的生活和硝石產業。在廣闊無聲的沙漠空間中,風化的木造街景和巨大的工廠遺址佇立的景象, 彷彿時間靜止般的非日常感 它讓你體驗到...

    對於攝影愛好者和對工業遺產感興趣的旅行者來說,這裡是一個特別有吸引力的景點,也是訪問智利北部時不容錯過的地方。



    概括

    翁貝爾斯通與聖塔勞拉硝石工廠,曾作為支撐全球農業與工業的天然資源「硝石」的核心地帶,同時也是勞動與人類生活交織的歷史現場,至今仍傳承著無數故事。雖然已成為被遺棄的鬼城,但這裡蘊藏著豐富的產業遺產與人們的記憶,確實在此延續著生命,是讓來訪者深受感動的地方。

    造訪這片土地,不僅僅是單純享受觀光, 資源與經濟、勞動與人權,以及文明的興衰更替 更將成為親眼重新審視的旅程。

    了解更多

  • 聖克里斯托瓦爾山

    智利南美洲

    聖克里斯多福山(San Cristóbal Hill / Cerro San Cristóbal)是位於智利首都聖地牙哥的著名觀光景點之一,從市區即可輕鬆前往,是結合自然與美景的名勝。山頂海拔約880公尺,與市區的高低差約300公尺,俯瞰整個城市的這座山丘,不僅深受當地居民喜愛,也是遊客必訪之地。這裡融合了歷史、宗教、自然與休閒,是一個極具特色的場所。以下將為您詳細介紹聖克里斯多福山的魅力。



    1. 聖地牙哥市民的象徵

    聖克里斯多福山以安地斯山脈為背景,是俯瞰聖地牙哥市區的絕佳觀景地。這座山丘位於廣闊的聖地牙哥大都會公園(Parque Metropolitano de Santiago)中心,該公園是南美洲最大規模的都市公園之一,面積約722公頃,相當於紐約中央公園的兩倍大。

    這座山名為「聖克里斯多福」,是以旅人守護聖人聖克里斯多福命名,多年來一直是聖地牙哥市民心靈的寄託與精神象徵。



    2. 山頂與聖母瑪利亞像

    在山頂上矗立著潔白閃耀的聖母瑪利亞像(La Virgen del Cerro San Cristóbal)。這座雕像本體高14公尺,連同基座則高達22公尺,從聖地牙哥市區也能清楚看到其身影。1975年在羅馬教宗保祿六世的庇護下設立,如今已成為聖地牙哥的地標,深受眾人喜愛。

    聖母像的腳下設有小型禮拜堂與祈禱空間,對天主教信徒而言,這裡也是朝聖之地。日落時分,聖母像會被燈光點亮,展現出與白天截然不同的夢幻景致。



    3. 多樣的交通方式

    前往聖克里斯多福山有多種交通方式,可依照體力與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路線。

    • 纜車(Teleférico) :從山丘東側的普羅維登西亞區(Providencia)奧亞西斯站出發,可以搭乘纜車一邊欣賞空中美景,一邊前往山頂。沿途設有觀景點與公園設施,是欣賞壯麗景色的最佳方式。

    • 登山纜車(Funicular) :從山腳下的貝亞維斯塔區(Bellavista)出發的這條纜索登山列車,自1925年開通以來歷史悠久,乘坐時可感受懷舊氛圍。列車也會在半山腰的動物園停靠。

    • 步行或騎自行車 :對於注重健康的人來說,步行或騎自行車登山也很受歡迎。沿途設有休息區和小賣店,可以邊欣賞風景邊慢慢攀登。週末時常有跑者和自行車騎士聚集於此,十分熱鬧。



    4. 山腰的觀光設施

    聖克里斯多福山的魅力不僅僅在於山頂的美景,山腰還設有多種設施,是家庭出遊的熱門景點。

    • 智利國立動物園(Zoológico Nacional de Chile) :這座動物園創立於1910年,歷史悠久,館內飼養著南美特有動物及瀕危物種等超過150種動物。

    • 日本庭園(Jardín Japonés) :這是一座氣氛寧靜、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美麗庭園。園內有櫻花、紅葉、池塘與小徑,是靜靜散步的絕佳場所。

    • 游泳池設施(Piscina Tupahue / Piscina Antilén) :炎炎夏日,戶外游泳池對市民開放,大家可以一邊欣賞山上的美景,一邊消暑放鬆。



    5. 四季皆宜的樂趣與活動

    在聖克里斯多瓦爾山,一年四季都能以各種方式享受樂趣。春秋時節,氣候宜人,適合散步或野餐;夏天則有游泳池和戶外活動舉辦。冬季空氣清新,是欣賞安地斯山脈覆蓋白雪壯麗景色的最佳時節。

    此外,山丘上還會舉辦宗教儀式、音樂會及體育活動,也成為市民交流的場所。特別是在天主教聖週(Semana Santa)和聖母瑪利亞節日時,許多信徒會前來祈禱。



    概括

    聖克里斯多瓦爾山是造訪聖地牙哥時不可錯過的著名景點。它的魅力不僅僅是觀景台,更結合了宗教象徵、美麗自然、休閒設施與文化價值,是一個多元融合的觀光勝地。

    雖然位於城市中心,這裡卻展現出寧靜與遼闊的景色,讓人彷彿置身於另一個世界。遠離聖地牙哥的喧囂,這裡是與自己對話、感受大自然恩賜的最佳場所。這就是聖克里斯多瓦爾山。

    了解更多

  • 托雷斯德爾潘恩

    智利南美洲

    托雷斯·德爾潘恩國家公園(Torres del Paine National Park)位於南美智利的巴塔哥尼亞地區,是世界著名的自然景觀國家公園。冰川、湖泊、河流、草原,以及聳立的花崗岩山峰交織出壯闊的景致,被譽為「地球最後的秘境」,吸引無數登山家、攝影師、冒險家及自然愛好者前來。造訪此地,可以親身感受幾乎未受人類干擾的壯麗自然。以下將詳細介紹托雷斯·德爾潘恩的魅力。



    1. 地理和概況

    托雷斯·德爾潘恩國家公園位於智利的最南端 麥哲倫-智利南極大區 ,距離名為普恩塔納塔萊斯(Puerto Natales)的城鎮約兩小時車程。公園面積約2,400平方公里,並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生物圈保護區。

    公園名稱中的「Torres」在西班牙語中意為「塔」,而「Paine(潘恩)」則源自原住民特韋爾切族語,意指「藍色」。如其名,三座直指天空的花崗岩尖塔(托雷斯·德爾潘恩)成為這裡的象徵。



    2. 令人驚嘆的自然風光

    托雷斯·德爾潘恩是一處能夠緊湊體驗世界罕見多樣自然景觀的地方。

    • 山區 :公園中央聳立著潘恩角(Cuernos del Paine)及托雷斯等陡峭山峰,這些銳利的山形是由冰川侵蝕所形成。

    • 冰河 :南巴塔哥尼亞冰原的一部分延伸至公園內,其中最著名的是格雷冰川(Glaciar Grey)。漂浮於冰川湖上的藍白色冰塊,營造出夢幻般的景致。

    • 湖泊和河流 :公園內分布著大小不一的湖泊,尤其是佩歐埃湖(Lago Pehoé) 或者 諾登斯克約爾德湖(Lago Nordenskjöld)以其清澈透明和周圍山巒的對比之美,成為絕佳的攝影景點。

    • 草原和森林 :從乾燥的草原地帶到涼爽的山毛櫸森林,各種植被帶分布其中,讓人能欣賞四季變化的自然風貌。



    3. 豐富的動植物

    托雷斯·德爾潘恩棲息著許多包括特有種在內的野生動物。特別值得關注的有以下這些動物:

    • 原駝 :是駱馬的近親,成群在草原地帶遷徙的身影可說是公園的象徵。

    • 禿鷹 這種被稱為安第斯之王的巨大猛禽,經常可以看到牠在懸崖上盤旋的身影。

    • 彪馬 雖然牠們是神秘的存在,但在健行途中有時也能發現牠們的足跡。

    • 智利紅鶴、卡拉卡拉、卡拉卡拉等鳥類 也擁有豐富的鳥類資源,是觀鳥的絕佳地點。

    植物種類也十分多樣,春天時繽紛的高山植物盛開,為景色增添色彩。



    4. 健行與戶外體驗

    托雷斯・德爾・潘恩 世界頂級的健行目的地之一 被譽為世界知名的健行勝地。以下兩條主要路線尤其著名:

    • 西行 :這條路線以W字型串連公園的著名景點,需時約4至5天,是經典路線,可欣賞托雷斯景觀、法蘭西斯谷、格雷冰川等亮點。

    • 徒步之旅 :這條路線環繞整個公園,需時約7至10天,還能踏足人煙稀少的北部區域,是適合進階者深入體驗自然的路線。

    除了健行之外,還有皮划艇、騎馬、冰川遊船等豐富的活動,無論新手或有經驗者都能盡情享受。



    5. 觀光與保育的平衡

    隨著觀光客增加,對環境的影響也受到關注。智利政府、國際機構及當地居民正攜手推動永續觀光。園區內的住宿設施也注重環境保護, 生態營 並設有**避難小屋(山屋)**,積極採用再生能源與廢棄物管理等環境保護措施。

    此外,入園需申請許可並支付費用,有時也建議依指定路線或由導遊陪同。這些措施旨在保護園區自然環境,同時確保訪客能安全體驗。



    概括

    托雷斯・德爾・潘恩國家公園是巴塔哥尼亞壯麗自然的縮影,也是世界頂級的絕景之地。冰川雕琢的雄偉山脈、清澈湖泊、與野生動物的邂逅,以及令人心動的健行體驗,都將成為造訪者人生中的難忘亮點。

    在遠離文明的這片土地,人們會體會到大自然的偉大與自身的渺小,心中油然而生敬意。托雷斯・德爾・潘恩不僅僅是一個觀光地, 與地球溝通的地方 就是這樣。

    了解更多

  • 瓦爾帕萊索港口城市的歷史區

    智利南美洲

    瓦爾帕萊索港口城市的歷史區(Historic Quarter of the Seaport City of Valparaíso)位於智利中部的太平洋沿岸,是19世紀至20世紀初南美洲海上貿易的重要樞紐之一。該歷史區於2003年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不僅是南美城市發展與國際貿易的重要歷史見證,也是藝術與文化交融的美麗街景,成為全球知名的珍貴觀光景點。以下將介紹其魅力、歷史與必訪景點。



    1. 作為歷史與國際貿易樞紐的瓦爾帕萊索

    瓦爾帕萊索由西班牙人在16世紀建立,因地處太平洋航線要衝,19世紀時成為連接舊金山、澳洲等地的重要港口。巴拿馬運河開通前,全球商船需經南美洲南端的麥哲倫海峽航行,瓦爾帕萊索正是這條航線上的關鍵中繼站,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

    由於這段繁榮時期,來自英國、德國、法國等地的許多移民湧入,西歐的建築風格與文化也被引進。這成為如今歷史區內所見的殖民地建築、新古典主義風格的政府機關、倉庫與住宅群的基礎。



    2. 獨特的城市結構與「升降機(Ascensor)」

    瓦爾帕萊索另一個重要的特色是, 發展於山丘地帶的城市結構 在海邊的平地(Plano)之外,還有多座陡峭的山丘(Cerro),住宅區就像貼在山坡上一樣展開。這使得城市擁有獨特的立體感和視野,為來訪者帶來多樣的景觀。

    為了因應這種複雜的地形,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設置了大量被稱為「升降機(Ascensor)」的纜車式升降設備。全盛時期有超過30座升降機運行,其中部分至今仍在使用,並且成為受歡迎的觀光景點。特別是「阿蒂列里亞升降機(Ascensor Artillería)」和「康塞普西翁升降機(Ascensor Concepción)」最為著名,從山丘上可以欣賞到城市與大海的壯麗景色。



    3. 色彩繽紛的房屋與藝術之城

    漫步於瓦爾帕萊索的歷史區,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色彩斑斕的房屋與壁畫藝術(街頭藝術)。由於這裡原本是海運城市,居民常將用於船體外板的油漆用於住宅,這也促成了繽紛外觀的文化。

    此外,瓦爾帕萊索也是藝術家與詩人們所鍾愛的城市,特別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巴勃羅·聶魯達 晚年曾在此度過。聶魯達的故居「拉・塞巴斯蒂亞納(La Sebastiana)」現已對外開放為博物館,讓人們能感受到他的創作世界與瓦爾帕萊索之間的聯繫。

    近年來,街頭藝術已遍及整個城市,塞羅・阿萊格雷(Cerro Alegre) 或者 以及塞羅・康塞普西翁(Cerro Concepción)等地區,隨處可見大膽地覆蓋整面牆的塗鴉,讓漫步街頭本身就像是在欣賞藝術。



    4. 世界遺產登錄的理由與保存行動

    200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為世界遺產的原因,主要在於以下幾點受到高度評價。

    • 展現南美太平洋沿岸國際貿易與現代港口城市發展的城市結構

    • 丘陵城市特有的都市規劃與交通方式(如升降機等)

    • 融合西方建築風格與在地文化的獨特街景

    • 見證航海時代歷史的商業、行政與宗教建築群

    然而,瓦爾帕萊索的歷史區長年來因地震、火災及經濟衰退等因素而逐漸劣化。因此,如今在國內外的支援下,正積極推動歷史建築的修復、觀光基礎設施的完善,以及與當地居民合作的永續保存行動。



    概括

    瓦爾帕萊索的港口歷史區不僅僅是古老的街景,更像是一座見證南美國際交流與城市發展歷史的「活博物館」。多元文化交融的城市結構、獨特的色彩美感、深植於生活的藝術,以及在守護歷史價值同時持續發展的市民風貌,共同孕育出無可取代的魅力。

    如果你造訪智利,這裡距離首都聖地牙哥僅約一個半小時車程,交通便利,非常值得一遊。在那裡,曾經令全世界水手嚮往、被譽為「南美珍珠」的港都,依然蘊藏著不變的靈魂。

    了解更多

  • 拉帕努伊國家公園

    智利南美洲

    拉帕努伊國家公園(Rapa Nui National Park)是智利領土上的國家公園,涵蓋整個位於南太平洋的復活節島(當地名稱:拉帕努伊)。這裡是世界知名的文化遺產與自然景觀共存的特殊地點。199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作為人類歷史中珍貴的遺產,受到國際高度評價。接下來將從文化、歷史與自然環境等角度,詳細介紹拉帕努伊國家公園的魅力。



    1. 摩艾石像與拉帕努伊文化

    拉帕努伊國家公園最具代表性的象徵,無疑就是摩艾石像(Moai)。這些石像是在13世紀至16世紀期間,由拉帕努伊的波利尼西亞裔原住民所雕刻而成。摩艾石像被認為是祖先神格化的象徵,作為部落的守護神,守望著各個聚落。

    島上現存超過900尊摩艾石像,每一尊都擁有獨特的表情與特徵。特別著名的景點包括15尊摩艾石像一字排開的阿胡.東加利基(Ahu Tongariki) 以及摩艾石像被切割出來的火山 以及拉諾.拉拉庫(Rano Raraku)。在後者,仍可見到尚未完成的摩艾石像,讓人得以窺見當時的技術與勞動情景。



    2. 地形與自然之美

    拉帕努伊國家公園佔據復活節島將近一半的面積,約7,000公頃,擁有由火山形成的獨特地貌。島上有三座主要火山,分別是 拉諾.考(Rano Kau)拉諾.拉拉庫(Rano Raraku) ,還有毛昂加.特雷瓦卡(Maunga Terevaka)。

    其中,拉諾.考火山擁有巨大的火山口湖,湖畔的奧隆戈儀式村(Orongo)曾是拉帕努伊宗教的中心。在這裡,曾舉行被稱為「鳥人信仰」的獨特儀式,這是繼摩艾文化之後的另一時代特色。站在懸崖上的奧隆戈眺望太平洋,景色壯觀,是自然與歷史交融、值得一訪的地方。



    3. 作為世界遺產的意義與保護行動

    拉帕努伊國家公園於1995年以「文化景觀」名義被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這代表著這裡是自然環境與人類活動共同孕育出的珍貴歷史景觀。

    然而,近年來由於觀光客增加及氣候變遷的影響,摩艾石像、阿胡(摩艾的基座),甚至地形與植被都受到損害。因此,拉帕努伊國家公園與當地自治體、智利政府及國際保護組織合作,積極推動保存與管理措施。特別是, 由拉帕努伊原住民主導的管理體制 正在推動由拉帕努伊原住民主導的管理體制,並探索觀光與傳統文化共存的永續發展模式。



    4. 旅遊體驗與對文化的尊重

    造訪拉帕努伊國家公園時,應將其視為「活的文化遺產」,而不僅僅是一個觀光景點。園內許多地點都具有神聖意義,遊客行動時應時刻尊重自然保護與文化。進入公園需要購買通行證,且可參觀的區域與路線也有明確規定。

    此外,建議在島上參加由當地導遊帶領的導覽團,這樣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當地的文化與歷史。還有機會體驗當地的傳統料理、音樂和舞蹈,透過觀光進一步加深對拉帕努伊文化的認識。



    概括

    拉帕努伊國家公園不僅僅是一個觀光景點,更是人類創造力與自然共生的見證。壯觀的摩艾石像之神秘、火山地形的美麗,以及原住民文化深厚的精神性,都會給來訪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與啟發。

    造訪這裡也是一場連結過去與現在的旅程,讓我們有機會思考自身文明與自然的關係。在守護其作為文化遺產價值的同時,將這份責任傳承給下一代,也是我們每個人共同肩負的使命。

    了解更多

  • 門多薩葡萄酒產區

    阿根廷南美洲

    門多薩葡萄酒產區位於阿根廷西部安第斯山脈的山腳下,是世界領先的葡萄酒產區之一,以其美麗的自然景觀、豐富的文化和精緻的葡萄酒體驗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 特別是,它被稱為紅葡萄酒代表瑪律貝克的產區,並已成為該國葡萄酒文化的中心,以其獨特的阿根廷風格重新定義了這個從法國引進的品種。



    地理和氣候條件

    門多薩省位於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以西海拔 600 至 1200 米處,以其利用安第斯山脈融雪的發達灌溉系統而聞名。 這裡的氣候很典型 乾燥的大陸性氣候 它為釀酒提供了理想的條件,日照時間長,降水很少,晝夜溫差大。

    這種獨特的氣候生產出的葡萄具有水果和酸度的完美平衡,賦予門多薩葡萄酒力量和優雅。



    主要葡萄酒產區

    門多薩省有幾個重要的葡萄酒產區,每個產區都有自己的特色。

    1. Luján de Cuyo

    該地區被認為是「瑪律貝克的發源地」,是許多著名釀酒廠的所在地。 位於海拔約 1000 米處,葡萄豐富而集中,但結果是一款單寧順滑的優質葡萄酒。

    2. Valle de Uco

    近年來,該地區迅速贏得了聲譽,海拔 1100-1500 米,以更新鮮、更酸的葡萄酒為特色。 霞多麗和品麗珠也引起了人們的注意,葡萄酒的種類也很有吸引力。 現代釀酒廠和壯觀的景色融合在一起,給遊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 邁普

    它是離門多薩市中心最近的地區,點綴著歷史悠久的釀酒廠。 由於參觀方便,它受到遊客的歡迎,騎自行車遊覽酒莊也很受歡迎。



    葡萄酒旅遊的吸引力

    門多薩不僅僅是品嘗葡萄酒。 在這裡,您可以用您的感官讓自己沉浸在葡萄酒文化中。

    ● 酒莊之旅

    許多釀酒廠提供導遊服務,包括參觀葡萄園、解釋釀造過程和品嘗。 從現代場所到擁有 100 多年歷史的傳統酒窖(酒窖),您參觀的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個性。

    ● 美酒佳餚搭配

    美食文化也是該地區的景點之一。 除了當地橄欖油、火腿和乳酪等美食外,與阿根廷著名的“asado”(木炭烤牛排)的結合也非常特別。 高級餐廳和酒莊的餐飲場所享有壯觀的景色。

    ● 活動

    自行車之旅 : 在 Maipu 和 Luján de Cujo,騎自行車參觀酒莊的風格很受歡迎。 您可以悠閒地欣賞風景,品嘗美酒。
    騎馬體驗 : 騎馬遊覽安第斯荒野是一種獨特的阿根廷體驗。
    健行和登山 :品酒後,您還可以享受安第斯山脈的徒步旅行。



    年度活動和節日

    每年 3 月初,門多薩市都會舉辦名為 Vendimia(豐收節)的盛大葡萄酒節。 為了慶祝葡萄豐收,這個節日通過遊行、音樂、舞蹈和葡萄酒小姐的選舉將這座城市帶入了熱鬧的節日氣氛中。



    住宿和交通

    門多薩市有一個機場,每天都有從布宜諾斯艾利斯出發的直飛航班。 從城市出發,您可以乘坐公共汽車、計程車、租車或導遊前往每個葡萄酒產區,輕鬆舒適地遊覽。

    住宿選擇範圍從門多薩的城市酒店到設有酒莊和豪華旅館的精品酒店。 住在一家享有葡萄園景色的旅館就像睡在葡萄酒中一樣奢華。



    概括

    門多薩葡萄酒產區不僅僅是一個葡萄酒產區,還是一個結合了自然、文化、人和品味的精緻體驗目的地。 品嘗各種葡萄酒,包括以其品質而享譽全球的瑪律貝克葡萄酒,在體驗的同時體驗安第斯山脈的壯麗景色和人民的熱情,是真正的“與葡萄酒共存的旅程”。

    葡萄酒愛好者、大自然愛好者和尋求輕鬆時光的人將享受滿足感官的幸福時光。

    了解更多

  • 烏斯懷亞

    阿根廷南美洲

    烏斯懷亞是位於阿根廷南端的一座城市,被稱為“Fin del Mundo”(世界盡頭的城市)。 該鎮位於南緯 55 度,是南美洲大陸最南端的城市,也是通往南極洲的門戶。 烏斯懷亞擁有無與倫比的自然風光、原始的巴塔哥尼亞景觀、極地探險的歷史和廣泛的戶外活動,繼續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是一個充滿冒險和浪漫的地方。



    地理與特徵

    烏斯懷亞位於富埃戈島南岸,面向比格爾海峽,背景是馬歇爾山脈。 這種獨特的地形創造了一個美麗的景觀,結合了海洋、山脈和冰川的不同自然風光。

    人口約為 80,000 人。 該鎮的名字來自土著 Yamana 人的語言,意思是“海灣以西”。 它曾經作為流放地發展起來,現在它的歷史也被用作旅遊資源。



    旅遊魅力

    1. 火地島國家公園 (Parque Nacional Tierra del Fuego)

    這個國家公園距離烏斯懷亞約 20 分鐘車程,是一個廣闊的自然保護區,擁有森林、河流、湖泊和山脈。 這裡有許多遠足小徑,徒步前往Bahía Lapataia 可以欣賞到以Anduna山脈為背景的美麗峽灣風光。

    公園內還點綴著“世界最南端的郵局”和“世界盡頭(Ruta 3 的盡頭)”等標誌性旅遊景點,這也是您參觀的拍照點。



    2. Endi del Mundo 火車 (El Tren del Fin del Mundo)

    這條鐵路最初是監獄囚犯用來運輸木材的,現在作為旅遊列車運營。 這條穿越火地島國家公園的悠閒之旅可以近距離觀察未受破壞的自然風光。 蒸汽機車行駛的懷舊氛圍也很吸引人。



    3. 比格爾水上游輪

    穿越比格爾海峽的游輪是烏斯懷亞的標誌性活動之一。 從船上, 燈塔 「Les Eclaires」 ,您可以看到海獅群、企鵝棲息地等。 如果天氣允許,您還可以看到對岸的智利火地島。

    同樣受歡迎的是馬蒂略島登陸之旅,您可以在一年中的某些時候與企鵝一起漫步。 您可以近距離觀察鬍鬚企鵝、巴布亞企鵝和其他可愛的人物。



    4. 南極游輪出發點

    烏斯懷亞 南極探險游輪的全球樞紐 它也是。 在夏季的幾個月里,從11月到3月,許多探險船從這個小鎮駛向南極洲。 作為通往南極洲的門戶,它的位置作為獨特旅程的起點具有特殊意義。



    5. 烏斯懷亞市和歷史景點

    烏斯懷亞市面積緊湊,適合步行,有咖啡館、餐館和紀念品商店。 典型的當地菜餚是“Centolla”和烤羊肉。 在涼爽的水域捕獲的海鮮特別受歡迎。

    此外,在位於前監獄內的 Museo Marítimo y del Presidio 博物館,您可以瞭解前流放地的歷史、南極探險家的材料以及海洋歷史。 著名的沙克爾頓探險隊也在展出,極地地區的夢想與日俱增。



    氣候和最佳季節

    烏斯懷亞位於南半球,因此季節與日本相反。 夏季是從 12 月到 3 月,平均氣溫在 10 到 15 攝氏度左右,涼爽舒適。 另一方面,在冬季(6 月至 8 月),氣溫降至冰點以下,並且會下雪,因此您還可以享受滑雪和雪上運動。

    夏季尤其是遠足、游輪和觀賞動物的最佳季節。 漫長的日照時間讓您可以充分利用您的一天,使其成為活躍的旅行者的絕佳選擇。



    住宿和交通

    烏斯懷亞提供各種各樣的住宿選擇,從旅館到豪華酒店。 受歡迎的旅館和精品酒店營造出與自然融為一體的感覺,許多客房的窗戶都可以欣賞到比格爾海峽的壯麗景色。

    通常從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和埃爾卡拉法特進入。 機場離市區很近,一到就能感受到戶外的精彩。



    概括

    烏斯懷亞位於一個被稱為「天涯海角」的地方,但實際上,這是一個有許多發現和印象等待著的地方。 無論是壯觀的自然活動、極地探險的歷史,還是下一次南極洲冒險的起點,這裡都有獨特的的東西可以提供。

    如果您正在尋找自然、歷史、冒險和一點浪漫,烏斯懷亞一定會是一個難忘的目的地。 在世界的盡頭,為什麼不開始你自己的故事呢?

    了解更多

尋找旅行目的地

選擇您想造訪的國家
  • 宏都拉斯
  • 科威特
  • 愛爾蘭
  • UNITED KINGDOM
  • FAROE ISLANDS
  • 格陵蘭
  • 盧森堡
  • 荷蘭
  • 亞美尼亞
  • 比利時
  • 冰島
  • 不丹
  • 大洋洲
  • 中東
  • SOUTH AMERICA
  • 歐洲
  • CENTRAL ASIA
  • 亞洲
  • NORTH CENTRAL AMERICA
  • 馬爾他
  • 拉脫維亞
  • 愛沙尼亞
  • 立陶宛
  • 喬治亞州
  • 亞塞拜然
  • 斯洛伐克
  • 匈牙利
  • 尼加拉瓜
  • 薩爾瓦多
  • 阿爾巴尼亞
  • 蒙特內哥羅
  • 塞爾維亞
  • BOSNIA AND HERZEGOVINA
  • 史瓦濟蘭
  • 尚比亞
  • 賽普勒斯
  • 阿曼
  • 卡達
  • 巴林
  • 萬那杜
  • 非洲
  • 德國
  • 斯洛維尼亞
  • 日本
  • 克羅埃西亞
  • CZECH REPUBLIC
  • 葡萄牙
  • 西班牙
  • 蒙古
  • 瑞典
  • 芬蘭
  • 丹麥
  • 挪威
  • 約旦
  • 澳洲
  • SAUDI ARABIA
  • 阿聯酋
  • 火雞
  • 波蘭
  • 希臘
  • 瑞士
  • 埃及
  • COOK ISLANDS
  • 法國
  • 義大利
  • 尼泊爾
  • 辛巴威
  • 烏幹達
  • 突尼西亞
  • 坦尚尼亞
  • SOUTH AFRICA
  • 塞席爾
  • 盧安達
  • 納米比亞
  • 莫三比克
  • 摩洛哥
  • 馬達加斯加
  • 肯亞
  • 衣索比亞
  • 波札那
  • 墨西哥
  • 庫拉索
  • 阿魯巴
  • 瓜地馬拉
  • 哥斯大黎加
  • 貝里斯
  • 多明尼加
  • 古巴
  • UNITED STATES
  • 委內瑞拉
  • 烏拉圭
  • 秘魯
  • 巴拉圭
  • 巴拿馬
  • 厄瓜多
  • 哥倫比亞
  • 智利
  • 巴西
  • 玻利維亞
  • 阿根廷
  • 烏茲別克
  • TURKMENISTAN
  • 塔吉克
  • 吉爾吉斯斯坦
  • 哈薩克
  • 紐西蘭
  • 香港
  • 越南
  • 台灣
  • 新加坡
  • 泰國
  • 菲律賓
  • 柬埔寨
  • 馬爾地夫
  • 印尼
  • 印度

日語
好的!

聊天 只需告訴我們您的要求!
原來的 您可以創建自己的旅行計劃!

透過聊天諮詢